品牌专访 | 复古舞教室Downtown Swing

那天有朋友发了个朋友圈问:九点之后的上海,除了吃饭唱歌蹦迪麻将喝酒密室按摩汗蒸之外,还能玩啥,在线等,急!

我在下面评论:你去Te amo吧,今天有摇摆舞会。

结果她在马路上吹了一个小时的冷风,还是没敢尝试这种新鲜事物,回家睡觉了…真的是,可能错过了人生最大的精彩呐!

事实上,摇摆舞已经在一二线城市悄悄流行了几年,追随者数量攀升,开始发展出大型比赛和节庆活动了。

即使你没去过任何摇摆舞会,也可能在电影《低俗小说》、《Lala Land》、《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看过摇摆舞片段,或者是在近几年流行的复古市集里,看到吸引眼球的摇摆舞热场表演。这种快节奏、动作简单、有强烈快乐感的舞蹈,就是复古舞中的摇摆舞。摇摆舞是复古舞种的主流形式,各类教学课程、常规舞会、年度比赛林林总总,浓烈的快乐情绪,最容易吸引素人进入这个圈子。

其中,“Downtown Swing上海摇摆”俱乐部,是很多圈内人一脸“你一定一定要认识他们哦!”的表情推荐给我的。

01.下冷雨的周二晚,摇摆舞俱乐部人满为患

周二晚,工作日,雨且冷。我在7点45走进Downtown Swing授课所在的Te Amo酒吧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里面已站满了人。这是一节摇摆舞初级课。

初级课结束后是每周两次的公开舞会,挤进了更多的人。挤来挤去的口音里,南方,北方,台湾香港,哪里人都有。

酒保说:“你是没来我们去年的跨年派对,挤得面贴面,还一直跳到凌晨4点。”

等酒的台湾小哥Howard插话:“我刚刚来上海几个月,到处都觉得很陌生,只有这里让我觉得自在和开心。”

这是一种情绪感染力极强的社交舞。强烈的情绪性和开放的社交性,是很多人初次接触摇摆舞就很快着迷的核心原因。

用Downtown Swing创始人小星和Lucy的话来说,摇摆舞在情绪上的治愈性是立竿见影的,这是一种甚至能缓解抑郁症的舞蹈。小星是这样描述这种快乐情绪的:「在我刚学摇摆舞的时候,完全跳的不在节奏上的时候,只是刚刚能够跳起来,能够勉强把一首歌跳完的那个时候,真的是快乐的没心没肺啊。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东西可以让人这样没有理由的快乐?那个时候跳完舞以后,从舞会出来,走到地铁站,一路上一个人都是在傻笑,因为舞会上笑的面部肌肉僵硬,导致一直没有办法松弛下来,需要手动按摩一下,才能恢复正常表情。我本来以为这是我二逼的一面,自己是特例,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刚学跳舞的朋友们都是这样,这舞蹈给人带来的快乐情绪真的是太强烈了。」

事实上,你能在每一个跳摇摆舞的人脸上发现这种发自肺腑的笑容。

舞蹈本身的社交性,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交换舞伴。在一场舞会上,你可以大胆地邀请任何人一起跳,甚至鼓励新人邀请资深舞者。由于摇摆舞对舞姿的标准程度并不像传统舞蹈那么严苛,而更注重情绪和互动,这对一个新接触的素人来讲,也卸下了不少心理负担。在当今成人社交的火锅、蹦迪、K歌三大件之外,充满着快乐能量的摇摆舞是一种更新、更有趣的选择。

02. 谁在跳摇摆舞?

报名来参加摇摆舞课程和舞会的人,年龄层跨度颇大,通常性格热烈,爱好社交。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有跳舞习惯、热爱社交的老外,二,晚9点后成群出现、以广告营销品牌人为主的年轻白领,三,从摇摆舞发现人生的不年轻的人。

从2001年有老外零星业余授课开始,中国摇摆舞圈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亚文化的最初雏形状态,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杭州,厦门,武汉,长沙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出现面向普通人的专职摇摆舞俱乐部。无论是在北京已举办数届的中国林迪舞锦标赛,还是2017年刚刚开始的上海林迪舞节,都标志着这个圈子正慢慢浮出水面。

小星和Lucy的Downtown Swing俱乐部,可以说是对上海摇摆舞圈的一个重要推动。而小星和Lucy的经历本身,也是上海摇摆舞圈的一个缩影。

在辞职专业做Downtown Swing摇摆舞俱乐部之前,创始人小星和Lucy,一位是电子通信工程师,一位是审计师,这是两个甚至和舞蹈都完全不搭边的行业。

2015年,小星在美罗城从一个美国人嘴里知道摇摆舞,参加了第一次舞会。从一个弯腰手指碰不到地板、也没有任何音乐背景的电子通信工程师,到全世界飞来飞去地跳舞、比赛的专业舞者,再到辞职出来成立摇摆舞俱乐部,只用了短短两年。

事实上,在辞职之前,两人有过一段短短的斜杠授课时期。但是很快两人就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兼职时间的业余爱好,那些原先散落在各处的爱好者们,和迅速聚拢过来的新人们,把这件预想中的小事很快扩大,占用的时间远远超出了两人的想象。2017年底,两人决定辞职专营这个俱乐部。

这不仅仅是一个教人跳舞的地方,更是借助常规舞会、上海林迪舞节,把摇摆舞的文化一波接一波地推广出去。

2018年,小星和搭档Lucy获得北京STB中国林迪舞锦标赛固定搭档公开组冠军和固定搭档高级组亚军。虽然这只是两人获得的诸多奖项之一,但正是这个奖项,让他们更坚定了推广摇摆舞的信念。

像小星和Lucy一样,很多人也是在偶然之间接触了摇摆舞,很快就全心投入其中。强烈的感染力,甚至能改变人生。

03. 经营状态:生态建设期

Downtown Swing尚处于前期文化培育的前期投入阶段。但他们的课程,在圈内已小有名气。

最核心的双人进阶课,从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每班大约20人;此外,还有针对单人的独舞课程,和集体排舞课程,这些课程的价格在每人每节课120-140元左右,耗时1.5小时。每周二、周五晚是常规舞会。周二舞会票价是50元,周五60元含软饮畅饮和零基础体验课。从2017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上海林迪舞节,则会邀请世界各地的摇摆舞者比赛狂欢。2018年上海林迪舞节,两日课程+三日舞会通票,双人票价在2860元。

在成本端,Downtown Swing俱乐部通过与酒吧进行场地合作,把最大的时间和资本投在了目前最需要的上下游生态建设上。无论是创始人作为老师自己的技艺精进、来自世界各地摇摆舞大师的大师课的组织、学员招募、文化推广,都是这个阶段最需要做的事。

而对场地提供方Te Amo来讲,这更一是种共赢的方式。无论是课程还是舞会,摇摆舞俱乐部给酒吧带来的人气毋庸置疑。 这个位于静安寺附近的酒吧,除了摇摆舞之外,也提供场地给探戈、弗拉明戈等其他舞蹈授课,均以合作而非固定场租的形式。

04. 发展迷思:一门关于情绪的生意

在现代商业模式中,情绪,是一个有效,但使用难度颇高的元素。

什么叫情绪?拿流行的联合办公举例,wework之所以能远胜于其他同行,除了首发、资本优势之外,当你走进wework空间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硅谷创业式的情绪氛围,这是绝大部分只做空间改造的同行所没有的。这种情绪氛围让你充满各种灵感,也让你自然而然地社交、发掘机会,甚至有人在已经有了稳定办公室的情况下,也会为谋求业务发展机会而额外再租用wework工位。

但是情绪这件事,也是最难公式化的。是色彩?是灯光?是软装?是场地活动?是社区福利?似乎都是,也似乎都不够。情绪甚至难以被一般的线上推广方式所表达,因此wework着力举办各类场地活动,目的也是让人走进这个场所。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他们独有的情绪魅力。

对Downtown Swing来讲,当你走进课程或是舞会现场,就会发现,现场似乎有一条明确的情绪气场的分隔线。线的一侧是下着冬雨的工作日,线的另一侧是热烈舞蹈的30年代。两个世界,隔着牢固的次元壁。

现场情绪太强烈,是好事,也是困境。

常规公开舞会是一种目前行之有效、转化率最高的拓新方式。即使是一个偶然被拉进舞会、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普通人,在这种现场情绪气氛之下,也会跃跃欲试。而每一个真的体验过课程的人,会愈加地被这种快乐情绪所迷倒,并向身边人大力推广。但除了常规舞会之外,无论是微信还是其他流行的推广方式,似乎都无法完美地传达现场的热烈情绪。

情绪强烈的另一个迷思,是在招募更多从业者上。用小星和Lucy的话来讲,他们一方面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来做这个俱乐部,另一方面,找到这样的人也很难,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对摇摆舞的热爱。当专业需要叠加上情绪,在商业运营上就产生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从更远的角度说,摇摆舞行业本身的下一步发展,必然会涉足这种小众文化的推广和行业规模的扩大。如何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保持这种核心的、充满魅力的情绪吸引力,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智慧。

然而,在这些理性思考之上,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无法被公式化复制的情绪本身,是超越大多数商业理论和经验的例外。而正是这些迷人的例外,才给商业、给世界,带来跳跃式的可能性。

“虽然目前阶段投入比较大,赚得也没我打工时候多,但是凭良心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一切都在往对的地方发展。” 小星说。

发表于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配图版原文链接
塞米按:小星和Lucy做得越来越好,学员多,还接了不少商业合作。是他们的好时代。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