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和张太太系列是一个纯文字的小实验。从消费中窥探的爱。

▌ 第一节
张先生和第241个投资人见完面回家的那个晚上,发现张太太不见了。
不仅是人不见了。
衣服不见了,鞋子不见了,化妆品不见了。阳台上的行李箱也不见了。
客厅桌上整整齐齐摞着一堆丝巾,从上海故事到爱马仕,几百到几千的都有。
这几年,张先生每逢节日、庆祝日,就给张太太买一条丝巾。
开头几年,都是张先生在手机里设置好提醒自己买。后来干脆找了个代购,把要买丝巾的日子一次性告诉她。
代购的小姑娘可积极了。从来没见过同一个城市还要找代购,而且一买就是两年,牌子越买越贵的顾客。
▌ 第二节
这钱,张先生觉得值。
从开始创业到现在,张先生渐渐地就和太太拉开了作息时差。
头几个月,还能赶上迟到的晚饭,后来勉强能说句晚安。
再后来,只能在天快亮的时候蹑手蹑脚地进卧室,再轻轻地躺在张太太身边,看着太太熟睡的侧脸,猜测她今天过得好不好。
连发微信,两个人都有时差。张太太早上的一句“今晚回来吃饭吗”,张先生一直要到傍晚才回。
后来张太太就渐渐不问了。什么都不问。有时候好几天,两人的对话框都是静悄悄的。
张先生35岁的时候,在单位看到了尽头。出来创业,两年,脱了好几层皮。
年初的时候,有个投资人,明明都已经快签合同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张先生公司工资都发不出,当晚就打电话来,一开口就往下压40%。
十有八九是那个跳槽了的运营总。被竞争对手两倍薪水挖走,走的时候还撸走了几个能干的执行层。
张先生也开始有在车库里一个人抽烟的习惯了。
张太太有一次转发了一篇微信文章,是说一个创业者跳楼的故事。
张先生回了“哈哈”两个字。
隔了一会儿,掐了烟又回,“哈哈哈哈,他也太弱鸡了”。
▌ 第三节
张太太原本是个特别重视仪式感的人。
节日要布置家里,要找个好餐厅吃饭,最好再看一场电影,手牵手回家。
那些手牵手的晚上,张先生看着太太呵呵地傻笑。
▌ 第四节
很多年没有这种手牵手的晚上了。
每次代购小姑娘来确认丝巾牌子和价格的时候,张先生就会心安一点。
在张先生心底深处,这可能是自己能抓住的和太太的唯一联络了。
男人也害怕。
▌ 第五节
张先生坐在客厅,呆呆地看着那堆丝巾。
突然弹起来去翻抽屉。
抽屉底下,大红的结婚证还在。
张先生舒了一口气。
结婚证旁边,放着一个小盒子。盒子里一堆小圆卡片,上面写着数字。
张先生拿起盒子,疑惑地看着那些小圆卡片。
视线移到抽屉柜顶摆着的那幅“时间消逝日历”上。张先生发现那些卡片,是从上面抠下来的。
▌ 第六节
张太太买这幅日历时,张先生还颇有微词。
每过一天,就要抠下一张写着日期数字的小圆卡片,真的是好麻烦。而且太大了,比想象中大多了。往柜子上一摆,特别显眼。卡纸过了一阵还受潮皱了起来。
买本普通挂历不好吗,张先生心里想,149块钱,可以买好几本挂历了。
张太太好像听见了一样,白了一眼张先生说,这本日历有特别用法的。
▌ 第七节
奇怪的是,已经逝去的那些日子,有些卡片被抠下来了,有些没有。
张先生看着那些被抠下来的卡片上的数字。慢慢想起来一些事。
14。
3月14日,是那个投资人打电话来压价的日子。
10。
4月10日,是终于没发出工资的日子。
25号,在车库抽了通宵的烟。13号,有人上公司要债。
每一个难熬的日子,都在那个小盒子里。
张先生看着看着,眼眶开始红。突然跌坐在地上崩溃大哭起来。
一开始拼命嚎,眼泪鼻涕一起喷。嚎了好久,嗓子哑了,干张着嘴嘶吼。
每一个张先生难熬的日子,张太太都摘下一张卡片,放到盒子里。
那些无法陪伴的日子。
那些无法拥抱的日子。
那些说不上话的日子。
没关系的,张先生仿佛听到太太说,那些日子,我帮你摘掉了,过去就过去了。
我陪着你呢。
▌ 第八节
那幅日历,仿佛人生一般。
巨大的,横亘在那里的,你无法避开的人生。
刚出厂的时候还挺括平整,过不多久就皱了。
不管多皱,每一天都坚定地流逝。
传统的日历,一页一页地翻。当365天同时在眼前铺陈开来,是活生生可以触摸到的,时间。
149元的人生缩影,每天4毛钱。
是张太太很久没有说出口的,我爱你。
每一天,我都陪着你。
▌ 第九节
张先生拿起手机,拨出了张太太的电话。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