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转推 | 主理人大白话 ft.大小咖啡播客

大小咖啡孵化的播客节目大小电波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独立版块系列叫“活捉主理人”,每次请一位精品吃喝/生活方式/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朋友来聊天。

怎么意思呢?一般这种品牌主理人访谈,有媒体做的,有投资基金做的,少有主理人邀请主理人自己做的。毕竟大家都是同行,同行聊天的触底实话太多,很多都不能公开。

但时代动荡,人如一叶浮萍。最好的伙伴,不是互相拯救,而是互相启发。当每个人揭开帷幕的一点点,我们就能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逐渐看到一个新的舞台。

跟着大小电波的这个“活捉主理人”系列,挖掘主理人们与同行对谈时的100句触底实话,包括但不限于咖啡、烘焙、餐厅、生活方式、设计工作室等,聆听他们对谈中的可能会对你们有启发的“品牌主理人的100句大白话”,作为一组文字侧记。给这些真正能称为“品牌主理人”的人,给你们,也给我自己。

01.可以搞艺术,而且有必要

“(Sally)去年都阳着在家的时候,普遍来说我们店里的咖啡师们还挺peaceful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有爱的元素。我们在小红书上有一个tag叫’可以搞艺术,而且有必要’,每天都会在社群和小红书上发一些很浪漫的照片,我觉得还挺好的。”

02. 一专多能是更有效率的

“(阚欧礼)岗位的本质来自于效率,’有岗位’意味着你在一个熟练的岗位上效率更高,而现在因为疫情没有一个岗位能把人用满,所以你如果能够一专多能地去操作其他的事务,能够快速地转岗适应外部变化,反而是更有效率的。”

03. 亏利润不怕,怕亏现金流

“(阚欧礼)在一家企业里,大家会去骂黑心老板,但是大家感受到真的有危机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危机非常大了,几乎是不可逆了。亏利润不怕,怕亏现金流,亏现金流的话直接血液就断了,利润且亏哪。”

04. 最重要的资产是客人的信任

“(Sally)我们做了十年的咖啡馆,最重要的资产是整个南京喝咖啡的人群对鱼缸的一种信任,这决定了我们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做到很多咖啡品牌觉得不合理或者不应该去做的事情,甚至是有点反商业的事情。比如去年我们卖月饼,1公斤重16厘米长的巨大的月饼,我们叫十全大斋饼,卖掉了1000个,其中大量是企业客户买的。我们没有市场地推部门,大家完完全全是基于对鱼缸的信任来消费这个产品。”

05. 想办法把放大优势的成本降低

“(Sally)如果我们想做产品包装定制的礼盒产品,是有优势的,一个是我们的研发有优势,另外一个是我们的想法有优势,因为很多人说我们是一个特别适合开公关公司的咖啡馆。做一个品牌你想要做长远,主要是看你的优势和独特性。所以我就想怎么去把我们的优势放大,发现很多人说难做主要是在成本,所以我去建工厂,就是为了把实现各种想法的成本降低。”

06. 内功基础好,不行还能卖人

“(阚欧礼)我们团队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求做到’能力溢出’,就是这个能力可以对外卖了。能卖全卖,卖艺卖身都可以。22年的时候,除了正常自己的业务之外,我们也做客服代运营啊,电商代运营啊,生豆调整啊,还跑广东厂商做了好多一件代发降低库存风险,拿我们的媒体广告做置换。那时候几乎把我们每一个能拆碎的环节都卖了一遍,这时候才发现我们内功基础打得特别细也有好处,到这时候还有卖的机会,不然连卖的机会也没有了。这些不是卖货而是卖人,所以都是利润,就是靠着这些在那个时期不裁员去养活团队。”

07. 做让公司有持续影响力的事

“(Sally)22年的时候我写了文章,给鱼缸的十周年,叫《讣告》,结果有很多人在后台骂我,说我晦气,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宣传。但这不是晦气,文章里的内容是我们确实在22年做过的挣扎,当时一就是考虑我要不要做更多的门店,二就是会去想开店的价值在哪里,天花板会不会太低了,特别是遇到这样不可控的因素。经历过这几年之后,我们知道以后随时有可能还会经历类似的事情,所以现在做事就会考虑到底性价比高不高,因为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整个团队所有人,大家都在一起。写完文章之后我们就做了一番思考,在管理啊、细节要求啊这些事上的执着就变得没那么执着了,转而对怎么做让公司有持续影响力、让公司更有未来的事上思考多一点。”

08. 我们没经历过真正的衰退

“(阚欧礼)我们这一代做企业的人,特别大的问题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衰退,真正的雪崩,其实是不成熟的一代人。你看到一万次松下幸之助讲蓄水池式经营,你都会觉得那是那一代企业家的迂腐,直到你经历过一次那样的事情之后才会知道,他们到底经历过什么,才会去想到一切都要有余量。”

09. 现在还想赤手空拳地开店?

“(Sally)现在你想凭着自己赤手空拳地去开一家店,那跟三年前真不一样。赤手空拳指的是你仅仅是有一些行业中的从业经验,甚至自己没有做过老板,还是要好好考虑下。”

10. 我们相信内容的价值

“(张一芃)22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内容上,办市集,一百个拜访计划,跟播客相关。很多人跑来问我,做那么多内容的事情,转化率怎么算。(阚欧礼)但是我明确地告诉你,如果要算,你就不干了,这不是跟做艺人一样,干了一定能成,这跟运气有关,其实还跟天赋有关,做内容天然地会有燃点。(张一芃)我现在会明确地告诉大家,没有人能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转化率多少,在什么时候有回报。(Sally)是养成系,而且我们都想说话,都想表达,这叫创造欲。(张一芃)我们三个人说到内容的时候都非常兴奋,我们无法算出内容的转化率,但都相信内容的价值。(Sally)做内容很好的作用是可以激励团队。(张一芃)是公司价值观很好的向内传达,会增强品牌的厚度,对公域流量的依赖度会逐渐降低。”

11. 抠门儿和体验是两种价值观

“(阚欧礼)我们这种零售公司,和开咖啡馆有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咖啡馆感觉就没有什么不敢花钱的地方,但零售企业是挣着刀锋上的钱。比如咖啡馆做杯子第一反应就是定制,我们当时决定要开咖啡馆,第一反应就是跑了趟库房从瑕疵和滞销品里挑哪些杯子能用的,然后我们把所有怎么省钱开店的过程都拍成了视频,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我说很多实体门店去做零售产品的时候,不是说能力行不行,是文化很不一样,抠门儿这种文化是在零售企业的血液里的,非常在意成本和效率,而门店一般是从用户体验去考虑的,愿意铺张一些、甚至考虑形而上的事情,去提供一些用户体验,(张一芃)这里面是有一些虚荣心的,不仅仅是客人的虚荣心,还有从业人员包括老板的虚荣心,虚荣心是咖啡馆经营背后巨大的动力,只是很少有人去承认而已。(阚欧礼)同样的体验,你就不能用便宜点儿的东西吗。(Sally)这可真的不是同样的体验。花很多钱在物料上不是浪费,就是一种强烈的表达。我觉得是可以做到既节约成本又保持体面的,我们都要在这件事上去做努力,这才是我们的价值。而且我们虽然会用非常体面的咖啡杯招待客户,但也会把用过的二手咖啡杯彻底清洗后折价卖给客户,两件事我们都做。(阚欧礼)突然找到了两个背道而驰的价值观之中的一点点连接。”

12. 兼职和全职并有会是长期状况

“(Sally)长期的兼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总是在缺人,而且有的时候会出现两个全职太多、一个全职太少的情况,兼职就对我们很宝贵,未来兼职和全职并有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个长期的状况,哪个兼职咖啡师表现更好,其实每一家店都会抢着去用他/她。(张一芃)应该让这个形成一种文化,一种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

13. 利润要拿来校准内部效率

“(阚欧礼)零售行业应该赚取合适的利润。如果你在竞争当中落败,只能是因为效率问题,而不能因为利润太低了。一般都在行业平均利润中左右摇摆,没有能力赚超高或超低的利润,利润是要拿来校准内部效率。今年OKR里我设定了一个最高毛利率,用这个毛利率去倒逼效率。”

14. 很多拖欠货款是前端过于激进

“(阚欧礼)我们从做这行的第一天就是和供应商相互搀扶着走,这才是甲方和乙方的本质。不拖欠供应商货款,主要是让我们自己不做超出能力边界的投入,很多还不起货款都是在前端过于激进而导致的。(张一芃)多了一个安全机制来约束自己。”

15. 疫情之后更要用疫情心态控制成本

“(张一芃)23年最重要的事情,希望能够用三年疫情的心态去控制成本,不要过分乐观,不要觉得疫情没有了事情就会变得好,这个时候是很危险

16. 深邃的结果前都是肤浅的理由

“(Cafe Clark)去日本前我根本不喝咖啡,我觉得一个正经的有所追求的年轻人谁花好几十买一杯苦水儿啊。到了日本,因为当时在做偏视觉的行业,觉得这些咖啡店好漂亮,但是这个黑咖啡上来果然是太难喝了……这是大实话,我觉得没有任何和一个味觉正常的人类第一次喝这种苦的纯咖啡,会觉得太好喝了,这是我终身要追求的东西。但我当时做动画拍广告太累了,天天加班身体垮了,想找一个清闲一点看着又有文化的工作,就觉得咖啡店这工作多轻松,店又美。后来发现,我的天,这比原来动画行业还忙还累,上当了(笑),但是我认定了的事就必须要把它做好,就是恨着它咬着牙含着泪,你也必须要把它做好,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反倒就开始一点一点的更深的爱上咖啡这个东西了,开始一点一点去学习,不管是在日本、去欧洲进在国内我遇到每一个我觉得我很欣赏的比我厉害的人,我都会向他们去学。就这样13年半下来,觉得咖啡世界还是有好多东西是值得终身去做的。(老阚)一切深邃的结果,前面都是一个非常肤浅的理由。”

17. 匠人这个词是老中国人的

“(Cafe Clark)我们说匠人精神这个词,一方面我可能也不太懂这是什么,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我们总有一个误区,一提起匠人精神,我们就会提起日本匠人。确实是日本这样的人有很多,但我认为匠人这个词是我们老中国人的。日本人像活化石一样,把我们祖辈的这些包括师徒关系,包括匠人精神,包括对人的这种信誉礼仪,全都坚持下来了,我之所以后来又回日本学,其实是想从他们身上把原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东西再拿回来。(老阚)就是中国人讲的手艺人。(Clark)因为我自己不是那种头脑非常聪明、能同时做很多事情的人,只能专注的把我眼前手头的这些小事一直做好,这是我能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我自己认为比较踏实稳定的生活方式。”

18. 在巨大市场里做自己的小环节

“(Cafe Clark)国际连锁、国内连锁和独立咖啡店这三种类型,不是说你能吃掉我能吃掉你的事儿,一定是并存,因为市场需求是这样的,不同的客户类型它需要不同的店。比如说我今天要去谈商务,那么有什么样的店会适合;或者我是要找一个地方办公,只要能网络够快,然后够安静,有一个桌子让我能办公就好,这个时候你选择什么样的店;然后有时候我就是想犒劳自己,要找到一杯完全属于我的咖啡,想请一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选择什么样的店,所以说不同的客户选择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你在不同的需求下也有不同选择。(张一芃)对,其实我们虽然是从业者,但是如果作为消费者去想,比如我们赶高铁,也会喝KFC的咖啡。(老阚)你就发现其实在一个特别成熟的市场当中的话,以便利、以便宜,以佐餐、以个人魅力见长的店都有,各取所需,没有一个特别小的品类被掐死的,你能在市场当中找到每一个精彩的小的点。(Clark)我们每个人在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下,只能做好自己的那一小个环节,这样就够了。(张一芃)我们一直在大肆宣讲一个大一统的市场,其实没有太尊重这种需求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存在,小店的生意客观来讲,我觉得永远不会消失。”

19. 我不是店的灵魂,是店的父亲

“(Cafe Clark)店铺氛围无外乎就是三大项,一个是以视觉为主的环境氛围,当然这里边也包括听觉,第二项就是我们最核心的产品,第三项其实就是你的服务。我把两个店都抽象出来,老店像我的一个女儿一样,新店可能我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这样的感觉。我会把他们两个拟人化,和他们进行对话。我自己绝对不是店的灵魂,也不是创造氛围最重要的人,我是他们的父亲。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会听他们的声音,帮这个店去审核监理。”

20. 像生另外一个孩子一样扩店

“(Cafe Clark)就品牌的扩张而言,其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你克隆你自己,另外一种像我说的,再去创作一个作品。好比我再生了另外一个孩子,我跟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他们流着我的血液,有我的基因,所以他们肯定都有我的一些品质在里边,但是他们和我又都是独立的,这两家店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因为我不想让别人也好,也包括自己团队也好,觉得我们在吃老本在躺平,所以一定要创造一个各个方面都有所区隔的一个东西。”

21. 和客人可以深交,但相敬如宾

“(Cafe Clark)我觉得品牌和客人之间是一个相互尊重的留空间的朋友的关系,还不能太近的朋友,对尺度的把握非常的重要,可以很深交,但是不会到一个两肋插刀那种,就是有点像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的,始终是相敬如宾的这样的一个深交的朋友。(老阚)那种把客人当上帝似的关系,好像在咱们这一代当中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就会说有只服务朋友不服务上帝。我更习惯于大家更平等一点,因为平等更舒服,而不仅仅是别人都捧着你特别奇怪,就是当客人啪一动杯子,就想嘿他是不是想蓄水了,客人反而会觉得有压力,当大家相对平等的时候,会觉得就说话没有那么多的界限,没有那么多障碍,会更好相处一些。”

22. 电子支付的二维码太丑

“(Cafe Clark)大家都在抱怨我们店那个二维码在哪,我说在这儿,然后他说你还能再小点儿吗,我说我确实想让他再小点儿(笑),我就很反感二维码这个东西,这是我能忍受的最小的一个样子了,你要是能给我做的再小我就再小点儿。我是绝对不能接受把二维码这种电子产品做大的。(老阚)你不是抗拒电子支付,而是你觉得二维码丑。(Clark)对,然后我更喜欢有机械感的这些时代的东西,就是1910年左右的东西,它是科技与优雅结合的最好的一个年代,我比较喜欢。”

23. 该赶走的赶走,该来的人才来

“(Cafe Clark)传统行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口碑相传,就是我今天来了一个客人,他觉得好,那么他自然会带他认为同样也会喜欢这个店的调性的朋友去来。还有一个反向的,就是有的人来了,他体验不好,那么他也会告诉他的朋友再也不要来那家店了,这也是对于我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你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你只有把该赶走的人赶走了,那么该来的人才会来。”

24. 100个夸你,就有2个骂你

“(Cafe Clark)真正在做实体店的,大众点评它不可能是5星的状态,4.9都绝对不可能。有100个人夸你,就有2个人骂你。(老阚)慢慢就能坦然接受这件事了,你做成什么样,都一定会有人不喜欢,而且经常有时候你看点评中差评那个角度,都莫名其妙。(Clark)说到这儿有一个特别好的点评避雷建议,给诸位听众,青岛有一个开店的叫老徐,他就说过一个避雷指南,当你去一个城市,你不知道谁家好谁家不好,然后又没有人告诉你的时候,就打开大众点评,排名前5的、全五星的你就不用去了。然后你要是对哪个感兴趣了,就点开,先看他的差评,如果你觉得差评里能看出那个店的风骨,就觉得我敬他是一条汉子,就可以去。”

25. 先给员工一个充分闷蒸阶段

“(Cafe Clark)我们的咖啡师来了之后,先要经过9个月的外场训练,然后各种考核都合格了,可以申请意式吧台的学习,之后再一项一项考,大概到第11个月可以作为意式的出品来站在店面,一年半以后开始申请手冲的一个学习。因为现在出门到哪都能喝咖啡,在家里也能喝到特别好喝的咖啡,为什么还要去你的咖啡店,还要去那么偏的呢?我就必须给大家一个足够能来这里的一个理由,就是咖啡师必须得在冲煮手法上比客人要高出好多倍来,你才有资格在这个店里去做。(老阚)大概其在中国的餐饮行业的平均任职时间大概是12个月,你的培训时长已经超过了在这个行业当中平均任职时长。(Clark)对,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留下的人就真不简单,我能再开一家新店最重要的底气就是这些老员工。咱们做咖啡都知道有一个阶段叫做闷蒸,培训就好比是员工的闷蒸,他能通过闷蒸的话,后边的萃取会非常丰富,他通不过的话那就会是非常寡淡的一位。”

26. 开新店看缘分,没有也无所谓

“(Cafe Clark)我就是想要扎扎实实的做百年老店,这些年一直在深度的纵向扩张上发展,把咖啡本身以及咖啡文化本身钻研的更透,所以这些年去各个国家去看去学,其实也都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所以11年的积累虽然没有开分店,但是在深度扩张上一直在按照我的计划在拼命的往下进行,就像生小孩一样,各种缘分都到了,可能再创造一个,要是没有也无所谓,我对开多少家分店没有太太多的想法,这个是随缘。(张一芃)但是孩子越多,你分给每个孩子的爱肯定都会变少。(Clark)所以还是更专注在深度上。(老阚)儿孙自有儿孙福。”

27. 开始是好玩儿,后来是好胜心

“(韦寒夜)前两天我看采访,人家问于谦,说如果一个事儿挣很多钱,另一个事儿特别好玩,捎带手儿能挣钱,你选哪个?他连犹豫都没有,就说那当然是选好玩那个。可能我觉得北京人的特性就是好玩,然后能挣钱更好。(张一芃)其实我觉得本身你们身为一个咖啡品牌做那么多的内容,投入那么多,还是因为有玩儿这个概念在支撑着。(阚欧礼)有时候也是因为上了船就下不去了,怕输不起,所以才玩命往前奔着。(韦寒夜)这两年创业,店的类型一直在迭代,开完一个店之后觉得不满意,又想加点什么新的,其实并不是我故意要开成不一样的,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不知道为什么,创业就会觉得有种感觉,每年都会有,就是觉得我一直在跑,但是有一只狗老在追我,然后我就跑特别累,但其实这狗根本不存在,是你自己瞎琢磨的,我不知道阚老板有没有这个感觉。(阚欧礼)我好几条狗了,后面一车队(大笑),还有跑着跑着跑到前面去了。(韦寒夜)其实整个事儿是被推着走的,本来是想玩或者是有兴趣,或者开始就想开一家店,没想多开,但有时候房东会逼着你开二店,或者有时候为了安全感,就想万一这店没了怎么办?就被迫又开了一家店,因为北京其实你还是要给房东不停地创造价值,开实体的很辛苦。”

28. 短视频号起得特别机缘巧合

“(阚欧礼)最初做短视频是朋友带着进的,他当时是说垂类的号在抖音会比较好起,因为当时抖音被号称是五环之内无法理解的商业模式,但后来他们要一线城市用户,所以必须要填充一线城市喜闻乐见的内容。我当时是一次从朋友公司带回十几个选题,稿子写完给他们导演看,导演会说哪个肯定能爆,这种第三方视角就特别准。等到2020年左右疫情刚来的时候,去不了朋友公司了,我就让我媳妇学他们的线上课,然后我俩就跟家自个儿拍自个儿剪,就这么接回来做了,其实这号起的特别机缘巧合,就是朋友推一把,然后说这能起,然后一不小心就带起来了。”

29. 内容要爆,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阚欧礼)在镜头前表演这个事儿,其实是第一件事,就是你千别别拿它当个事,也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刚开始都会觉得什么都不对,看着丑之类,后来一想嗨爱怎么着怎么着,不行的话也没人看对吧。接下去得多练,但好多人说那你不能瞎来,你得集中精力啪做一个精品,前五十年出一个鲁迅后五十年出一个你,你这出来之后就就得上比红楼梦下比西游记,但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当时大概一年更两百多条,到现在基本上应该是七八百条,大概一个季度所有平台加起来总播放量差不多1,000万左右,儿里边大概能爆一条两条,但是我选题一个月就是二十多条,一季度下来在六七十条,爆不爆其实是概率问题,你没有前面那些个大量的铺垫,后边就很难去真正找到爆点。”

30. 做什么内容形式,先看成本

“(张一芃)阚老板说过如果做内容的话,尤其内容想持续交付,其实制作的成本不能高。(阚欧礼)对,做内容第一就是要看成本有多低,因为一开始你要海量生产内容,如果开始的时候又是买相机又工具又剪辑了,你弄一阵儿自己就不想干了,因为这个事太麻烦了。第二看收益有多大,第三看未来来不来。其实我真正做这内容的时间,还有个公司要管,总共就是一周大概花半天到一天,然后再搭一个同事一半的工作量。做什么内容和形式没关系,哪个你做起来成本又低,收益又高,你就干哪个,如果精力足够就能干全干。”

31. 小团队创业要有能力搭配

“(韦寒夜)厨师开的餐厅、面包师开的面包店和咖啡师开的咖啡店,这两年劣势更凸显了一点儿。(阚欧礼)比…如…说…(韦寒夜)比如咖啡师做短视频就天天拍萃取(笑),他会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会去钻技术,就好比一个电脑,有强大的内存但是显示器不咋地。所以团队需要配搭,就像我们三个老板,按照自己的优势有自然的分工。我们二老板负责烘豆选品,做后台系统,同时也监管财务,三老板是甜品的技术总监,再加财务的出纳。(张一芃)你们三个分工这不挺好的,挺完整的,你们三个就是一整支队伍。(阚欧礼)这连内控都有了,就财务和出纳不是一人对吧。(韦寒夜)因为咖啡师技能有点单一,逼着大家都要转型,一专多能,小团队创业就是要多弄点事儿。”

32.做自媒体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韦寒夜)自媒体对我们来说,第一个无法计算的好处是线下引流。我们去上海展会的时候,发现所有做自媒体的店老板摊位上都排队,在店里还不太能感知到,大家搁一块儿的时候是能感知到的。第二个是突然能感觉到我开始有广告主找我了,会有一些广告的收益,我觉得也蛮好的事情。还有一个最大的,就是可以打造人设,人设决定了你的收益在哪。”

33.做内容的核心是讲故事

“(张一芃)很多人说我不会剪辑我不会拍,好像就做不了内容了,但是内容的形式难道仅仅局限于这些吗。(韦寒夜)露脸的短视频它的商业价值会更大,但我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短视频的。(阚欧礼)做内容的核心能力叫讲故事,实际上人是典型的故事型动物,人的认知都是从串闲话儿开始。比如你父母其实不知道什么是咖啡,但是你可以把咖啡的认知装进一个故事,他们就有兴趣听了。我们做内容确实最后都要指向销售,但销售之前还是指向品牌,那品牌是什么?品牌是消费者固化的偏好,是消费者心中的印象,那印象不得串串闲话儿讲个故事,他得传播,得让你有机会能接触到我,才能有个印象,这人长得怎么样,看着老实或不老实。所以播客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现在很少有机会能有一个小时听你讲你自己的故事,这是非常难得的,虽然说播客你得花一个小时,传播成本很高,但是传播的粘度是非常高的。(张一芃)我们就说完播率,我也是做了播客之后才发现可以这么高。我们还对比过一次短视频的平均完播率,和播客比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

34.翻台率完了

“(韦寒夜)前两天我刚去青岛,突然发现我的店里有年轻的女士带着书过来,在一缕阳光下点杯咖啡看书。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靠这下午翻台率完了,第二反应是这一幕真的在北京没有看到了,都是在打卡拍照。我觉得二线城市开店其实因为租金压力没有那么邪乎,我这还是一个一线城市的心态。当时我觉得我那么着急,真是太俗了,应该给人赔礼道歉,这个念头太不好,我的初衷其实还是要给这个城市创造点美好的,后来我就没有打扰人家。”

35.市集是个关于江湖地位的游戏

“(韦寒夜)做市集我觉得是一个同行业者的聚会,就是大家争奇斗艳的在那去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觉得有一点点江湖地位的意思。而且我这种好胜心比较强的人,一定会有营收目标。我就这么一人,我们打篮球就是,其实谁都不认识谁,但不行我得赢他一个,不行咱不能老被刷下来,大家加油,包括有一次我们去打球,输人家队多少分,然后下场休息的时候,我说咱们得输人家二分之内,不许超过二分,得有个KPI,其实就是个游戏。而且有些市集是有用的,有些是没用的,得挑着去。我怎么判断这市集该不该去,首先看他卖不卖门票,他不卖门票这就得小心,证明他对流量没有把握,然后第二个就看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的媒体号在支撑有效流量,流量会不会比较准,通过这两个事你就大概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36.在市集上爆火是有技巧的

“(韦寒夜)我说一个我的经典案例,我第一次参加天津的市集,出发的时候就留心拍了一段视频,然后到了现场,因为别人都是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到我这就一自行车,人家媒体就愿意聊聊,当时我就把整个过程拍了一个短视频。然后第二次又办市集,因为当时微博是可以买“哪些粉丝谁能看到我”,我就给那条第一次参加市集的视频买了量,让主办方的30万本地粉丝能看到我。而且因为我们产品也得扛得住,那条视频下面本来就有不少人留言互动,相当于主办方的粉丝都看到了。等我再去参加市集的时候就爆了。”

这个系列并没有结束,当时写着写着烦心事儿一堆就搁浅了,回头有空再续上。

发表于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

原文链接1 
原文链接2
原文链接3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