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播客实习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啊。而且这年头吃瓜的科技含量颇高,已经有技术型旁观者用cursor“顺手”做了个网站,感兴趣的可以戳进去了解详情:https://ds.bookai.top/bhsy.html
这几年和年轻人职场有关的事爆了很多雷,我在付费手册里低调地记了一些:https://www.xiaobot.net/post/cb3b7e33-6628-4139-8183-691bcb7fe1d9?refer=0457b962-6867-4622-9ff9-199def0760ef(第5节附录)
单事件拎出来可能还只是吃瓜,排在一起看,其实挺唏嘘的:
年轻人正处于时代背景下的应激状态。
我的业务客群,这几年逐渐分布在社会群体的两头:早年间就有积累的殷实派,和挣扎在泥泞里的初生派。
两边其实都觉得自己很惨。但作为一个能同时看到两头真相的人,我得很公平地说,初生派确实惨得多。
时代如此,信息又发达,所以他们都是看得清真相的,比如:
- 话都已经被说遍,事都已经被做尽,很难再找到新的机会
- 人生的积累和上升变得渺茫
- 周期确实会重新好起来,但至少一代人的青春会填在谷底
- 聪明和努力的作用微弱
无数初生派来问我怎么办。看过再多隔岸观火的自媒体文章,都很难不对这些动容:复杂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曾经踌躇满志的求学经历、如今很多条路在眼前但都走不太通、求一份谋生要忍受漫长的磋磨和身心代价、普通的生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你大概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事会掀起轩然大波:
- 李佳琦嘲讽升不了职加不了薪是不努力
- 羊毛月嘲讽00后进不了职场
- fancytech在42章经的播客评论区被踢爆恶劣管理员工
- 各种欠薪事件和糟糕的工作安排
如果时代倒退十年,回到上升时期,这些事其实也不少见。而我们,这些早已站稳脚跟的人,当初之所以能忍,因为我们对未来抱有希望,我们的精力情绪付出是对未来的投资。
而现在。
以及,为什么文化行业和价值观品牌的类似事件更容易引起一边倒的广泛批判呢?
因为在如今环境和未来展望下,这些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是好不容易可以看见的一束微光。当他们抓住微光却猛然发现光的暗面,就不由生出更大的失望和破裂。
而那些把自己定位为、被他人定位为光的品牌,事实上自己也处于脆弱之中。当自我价值、过往讲述和现下困境碰撞,再加上中国的人情和文化人的面子,融合成一幅无法细究的真相图景。并且由于现状之复杂,人与人之间并看不清楚,更遑论理解。
我有一些微弱萤火的建议:
- 不要轻易说那些正确宏大的观点,因为你很容易被应激中的年轻一代视为救命稻草,此责任之重,大部分人都负担不了,盛时积累的人生经验对当下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 不要戳那些确是事实的痛处
- 为未来的付出投资已经不合理,所以现下的承诺请即时兑现
以上,如你讨厌,那就讨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