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等红灯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个卖衣服的小摊。看着是哪个小厂的小亲戚拿自家衣服出来卖。露营车支起一个自制的挂衣架,两排衣服,T恤背心之类,上方高高低低竖着几块广告纸牌。
时代颓丧,又地处郊区,大概管理不宜太严。
精心规划的整洁宽阔的城市的十字路口,就这一个简陋拼凑的小摊,异常显眼。其中一张广告纸牌用不容忽视的大字写着“摸摸看”。
我忽然就多看了两眼,一瞬间确实有跳下车去摸摸看得念头。
你们知道互联网UI里有个概念叫交互引导设计吧,简单说就是除了“讲这东西是什么有多好”之外,还要有个明确的“下一步操作指引”。
比如讲,一个电商促销宣传画面里,“5折”和“立即抢购”两个元素要用非常抢眼的设计去呈现,因为可以极大地促进销售转化。
我有个做工具类app的朋友,产品迭代时不无感叹地说:从后台转化数据看,无论怎么改产品的宣传介绍,改出花儿来,都没有把那个“立即订购”的按钮加大加粗的转化效果好。
但实体商业在这块始终是传统的,99%的设计宣传都关于调性和产品。讲完品牌多高级、货物多优秀之后,鲜少有明确的“下一步”指引。
猜测这个卖衣服的小摊,在和客人的各种打交道里,一定是有观察到客人看到衣服就想摸摸看材质的动作。她把这个观察总结成了一块明确的、邀请大家“摸摸看”的交互指引牌,用最大号的字,最显眼的广告位,确保远方的人也能看见。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看到“国际大牌”、“专柜品质”的时候并不为所动,看到“摸摸看”,确实是很想摸。当你和产品产生互动,牵绊多了一分,买单的可能性就大了一分。
喧嚣环境,不妨再进一步、话说直白。尝试在你的实体生意里增加一块“摸摸看”的交互引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