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那天跟人提起“下行时代生存”的时候,说我有写过一篇文章的,网站翻了半天没找到,原来是没po上来…罪过罪过,这就po一个,也是经典文章了,其实是我自己很多年的做事指导原则。
—
那天播客《忽左忽右》推了一集关于末日生存狂的节目,我听完一遍,先是懊悔自己囤东西的姿势太不专业,后来想想觉得,大概可以对照着做个动荡时期品牌生存指南。
末日生存讲求低能耗、可持续、适应力强、尽量不依赖外力。这是一种让自己在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下尽量活下去的思维方式,历史悠久,也发展出不同流派,我查完资料觉得对品牌还是有点参考意义的。所以从末日生存主义出发写了这篇推文给品牌小老板们,讲末日环境什么样、末日准备的五个基本思路、以及三个末日生存流派。
当然,你们现在肯定还用不着,也希望你们永远用不到。
以上,以下。
—
01
末日是种什么样的状况?
—
末日生存狂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美苏冷战时期。对核战的恐惧和社会动荡让美国人越来越不信任职能部门,专注研究万一真的爆发核战争,怎么靠自己长期生存下来。
冷战结束之后,这种末日文化一度销声匿迹,后来倒霉催的连续碰上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夏威夷州导弹误警报和特朗普上台。美国人的不安全感又开始爆棚,末日狂的人数大幅度增长。Costco里甚至有卖大号救生包,里面塞满各种冻干蔬果、谷物和肉类,号称能养活一个成年人整整一年。
中国也有末日生存狂。百度“生存狂”吧现在有38万粉丝,这个数字在去年5月澎湃新闻采访的时候是28万。在那集名为《中国有28万“生存狂”,他们是怎么想的?》的视频节目里,中国生存狂提到自己是“被08年汶川地震”刺激到的。和西方大量囤粮的末日狂不同的是,中国末日狂倾向准备精良轻便的随身包,一有不对就立马跑路。
但无论东方西方,末日狂口中的那个可能发生的极端世界,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基础保障中断。很多平时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意识不到的基础保障都会发生风险,比如水、电、煤甚至是干净的空气、平整的路面;
二)社会秩序失衡。资源在短时间内的极度短缺会引起社会秩序的快速失衡,谩骂、抢夺、暴力会迅速蔓延开来,并且进一步引起舆论的感染性恐慌,谣言、阴谋论和各种极端情绪越来越严重;
三)现代精细化分工链条断裂。不仅仅是你吃鸡蛋大米难度越来越高的问题,所有需要依靠精细化分工才能长期维持的东西都会慢慢消失,比方讲,工厂一停产,近视眼戴的框架或隐形眼镜就是早晚会消失的东西;
四)社会职能部门缺位。依靠社会链条和体系才能运转的各个职能部门,在极端情况下慢慢会无法运转,各种宏观和微观管理、协调、供应和安全秩序都会慢慢无力运转。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社会链条赖以运转的“钱”会失去根本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品牌来说,末日意味着员工人力、供应链、物流、仓储、销售渠道、宣传渠道、职能管理部门这些依靠社会链条分工的环节都会遭遇风险,要做好任何一环都有可能缺失的心理准备。极端状况下,会呈现一种彻底去链条化、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
—
02
针对末日要做什么准备?
—
假设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你还是想抱着自己的品牌趟过去,那么以下几个末日生存狂的核心思路,可以给你参考:
一)找一个保护性的生存空间
很多狂热的美国红脖子都会在自己家底下准备地窖,中国生存狂则倾向于民防设施,这样的空间通常起到保护安全、储存食物、提供干净空气和水的作用。对品牌来说,就是一个能够长期容纳你和你的员工、产品原材料、设备工具、并且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并且也别忘记必要条件以防范“你家变粮仓”的风险。
二)思考食物的选择、储存及再生
在食物这件事上,有人会选择尽量小体积、可以超长期储存的食物,比如压缩饼干、干燥蔬菜,撑过一年直至危险过去;有人需要新鲜绿叶菜,会选择在自己家开辟种植区域,还有不少DIY面包、酸奶的做法,甚至有人自己饲养动物。对品牌来说,食物意味着你的员工/产品原材料/设备工具,是选择精简到一个最小运行模块等待危机过去,还是打造一个连员工吃住都自给自足的体系做好长期准备,是两个需要提前考虑的方向。
三)信息渠道和抱团取暖
集体生存的几率总是大于个体,所以时刻保持和其他人的信息沟通、以及尽快寻求抱团,对普通人是最适用的方式,迅速出现并迅速进化的团购生态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极端状况下,小型品牌也要建立信息渠道和抱团取暖,这意味着寻找和自己困境相似资源互补的同盟品牌,促成人工、原材料、设备等的内部整合和循环,并共同向外寻求新的资源。
四)用物物交换取代货币流通
末日情况下,钱会逐渐失去作用。这已经发生了:在无法轻易获取外界食物的楼栋里,物物交换开始发生,并且渐渐出现“硬通货”的概念,这是新的货币体系。同样的,对品牌来说,一旦发生极端情况,判断你手头资源人力对别人而言的置换价值,并且成功建立新的网络、达成资源互换以支撑你的企业继续运行,是一种需要重新建立的价值体系。
五)安全时期的演练
倒霉的美国和日本经常发生各种灾难,很多企业日常就会演练自己的末日生存技巧:观察和分析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灾难,问自己,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同时,演练的时候会把上一批已经囤了太久的末日食品吃掉,再换一批新的食物储藏起来。对品牌来说,如果你还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时期,也可以拿灾难市场的现状作为假设,问自己该准备什么、如何应对、并定期更新你为末日准备的物资和人员。
以上就是末日准备的五个基本思路。末日准备的核心只有一个:降低能耗、降低依赖、基本生存、长期坚持。
—
03
末日生存的几个流派
—
最后这个部分来讲几个末日生存狂的流派,各家品牌可以参考来看自己要走哪个路线:
一)迁徙流/跑路流
国外的迁徙流主张要去世界最高的地方,中国末日狂主张离开城市去内地以森林为主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跑路流就是字面意思,以跑路为主要求生手段,24小时携带精简的三日求生包,并且提前准备了详细撤离计划和落脚点。这两个流派的核心都是“尽快离开末日环境去安全的地方”,区别就在一个还是有定点目的地,一个四处漂浮。这个流派对品牌而言意味着:
1. 对某一个线下线上空间的依赖不大或干脆没有
2. 精简到最小的员工团队,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学习能力强大
3. 容易搬动的轻型原材料和设备
4. 时刻和其他品牌保持信息互通,并留心可以资源整合的机会
5. 其他品牌强烈需要的硬通货资源
6. 安全时期演练和物资更新
二)原地流/松鼠党/基地流
原地流是加固现有居所、储备物资和工具;松鼠党追求大量生活物资储备,储备空间巨大,消耗完之后再出去寻找;基地流则是这两种流派的最高形态,有重新组建的群体、有固定基地、有生存团队、内部分工均衡、物资分配平衡并且自给自足。这三种流派的主张核心都是“待在一个地方不要动”,有点像毛主席说的“深挖洞广积粮”。对品牌而言意味着:
1. 一个尽可能贴近消费者的大型线下线上空间,同时最好可以容纳员工、原材料和设备
2. 足够的原材料储备体系或生产机制
3. 提供员工吃住的条件
4. 内部具备可以维修设备的能力
5. 和其他品牌形成抱团同盟、信息互通和资源整合
6. 其他品牌强烈需要的硬通货资源
7. 安全时期演练和物资更新
三)菜刀流/斑鸠流
这个流派是我最不想说的,但是说出来给你们参考,请注意安全。菜刀流觉得不用囤粮,囤菜刀就够了,末日来临的时候可以靠掠夺为主要生存升段;斑鸠流的意思就是鸠占鹊巢,比菜刀流更疯狂更专业地准备武器。我相信中国的大部分品牌都不会走这个路线,但是请意识到这个群体的存在,保持一定的警觉和自我保护机制。
在所有的链条和环节都渐渐失效的环境下,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人本身。我们没办法改变时代,做最坏期待和最好的准备,就是对自己、对社会、对其他人最好的负责。事实上,能趟过灾难的品牌,就会成为灾难时候市场重建的核心力量,也会站在资源和需求的最高地。